2025年2月

为什么会卖出阿里,因为看到星球里面人的操作

其实很明显,需要坚定自己的买入理由,有没有达到卖出条件,如没有,不操作

两个原则:
1、集中投资
2、设定好卖出条件,坚持,不能做太短。

虽然我的账户大多数在指数spy qqq, 个股来说最大仓位算是Tsla. 325 买的仓位比较多。所以希望380 附近可以赚大钱。如果有跟我买325 附近,365 以上属于慢慢profit taking stage.365-400 往上压力很多层。自己仓位管理。长线依然看530 今年如果Elon 没出事。

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。想赚快钱,反而容易犯错受损。

1、非科技股选择 华晨中国、东风汽车集团
2、消费股 优然牧业 康基医疗

毫无疑问,期权有时间价值,损耗较大
期货没有这个缺点。

很多时候,就应该直接买期货。

做好重大决策的价值是巨大的,生活中我们有很多重大事情都需要做决策,利用好的判断力来做决策依赖的思维模型有下面几个:

长期主义:长周期维度带来的价值。

复利:可以带来持续积累的价值。

可扩展:可以低成本扩展。

选择权:可以给自己带来更多可选择权。

长期主义
决策最重要一个点是:你基于多长的时间周期的利益来思考当下决策带来的影响,几天,几个月,五年,还是十年,甚至二十年。

多数人的决策都是基于当下的利益来做,会陷入到短期的鸡毛蒜皮中,十年后回头看自己还在原地打转。

基于长周期利益的决策,每个十年回头看,自己的工作生活都有巨大的进步。

当下是要花时间健身还是刷手机,多数人的选择是刷手机,刷手机带来的快感是短期的利益,坚持健身带来的是长期的利益。投资是选择做短线还是长期持有,多数人选择做短线,做短线的人思考的是有机会短时间挣到大钱就跑,长期持有的人思考的是十年后持有标的带来的巨额收益。有人经常因为一些小事情跟别人撕破脸,在小的利益上寸步不让,本质都是基于短期利益做决策的。

复利
复利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,你做的事情可以呈现指数增长,可以做到非常大的规模。

长期有价值的事情构建需要复利的积累,比如健康有活力的身体,自由的财务,有洞察力的智慧。当我们看到有人淡定有序的生活时,一定是长期复利积累的结果,这跟假装淡定的人感觉是不一样的。

个人品牌影响力复利:建立受众,你的工作可以给你带来受众,受众通过互联网转发,又给你带来更多的粉丝,受众越来越多产生复利。

知识的复利:每当你写下一个想法,就如同在你的知识库中增加了一块乐高积木,你拥有的积木越多,日后能建造的东西就越多。你现在写下的文字很可能为未来项目埋下了种子。你现在写的东西越多,你未来能创造的东西就越多。

产品的复利:好的产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成长到非常大的规模,产生复利效应,AWS 云作为一个标准化产品,持续迭代,可以做到非常大的规模。随着网民越来越多,Google Search规模也是越来越大。

复利的工作:你在一个周期的出色表现,可以让你在下一个周期更加出色。同时在工作中的不断学习新知识,也会带来知识的复利。

如果你能有一定的现金储备,就能精力投入到下一个复利增长的的事情中,从容的构建我们的财富复利,知识复利和影响力复利。如果你手里没有足够的现金储备,就会陷入到疲于奔波的月薪陷阱中,没有足够的精力去构建自己的复利。

大多数月薪工作是没有复利积累的,比如外卖员,快递员,滴滴司机,不可能积累自己的客户和影响力,只能陷入到疲于奔波的月薪陷阱中,没办法积累复利的价值。

可扩展
我们决策时要思考这件事是不是扩展性很好,是否可以扩展成很大的规模,是否可以扩展我们的自由,是否可以成本的复制。如果这件事扩展很难,只是一锤子买卖,这件事就不值得做。

在社交媒体上构建自己的影响力是可以低成本扩展的,每一次的扩展都是零成本。

随随便便找一份工作,特别是一些传统行业冷门的职位,是很难扩展的,既没法持续积累自己的技能也没法扩展到其它职位。

可选择权
我们在决策时要思考做了这件事是否可以增加自己的可选择权,比如是否可以增加自己的空闲时间,是否可以增加自己在各个不同地理位置生活的选择。如果做了这件事缩小了自己的可选择权,这件事就不值得去做。

无论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,努力的目标都是不断提高自己的可选择权而不是升职加薪。拥有更多的可选择权,为自己产出结果负责,而不是像上班一样为自己投入的时间和老板负责。

有时间和选择权已经成为这个世界最有价值的通行货币之一。关注自己的长期发展,对自己的时间灵活的掌握,选择做自己有兴趣且能持续产生复利的事情。按照自己的节奏去做自己喜欢的工作,从容不迫的持续积累自己的知识和财富的复利。

有一定的财富积累后就不会因为外界经济压力,导致自己做了短视的选择。从容的等待意外的好机会降临。投资时也不会在市场行情最差的时候,被迫抛售自己的金融资产。

在投资中挣到大钱的机会几乎都是来自长期核心标的复利的坚持。对投资标的未来长期发展的信心,保持理性乐观的心态,有利于我们长期持有5年甚至10年的,不受各种噪声的影响。

“四不”原则
长期主义:短期有利长期有害的事情不做。

复利:随着时间推移不能积累的事情不做。

可扩展:规模没法持续扩展的事情不做,扩展边际成本高的事情不做。

选择权:不能增加或者会减少自己可选择权的工作不做。

根据当前市场数据及技术分析,对恒生科技指数期货的估值及操作建议如下:

一、估值分析

  1. 市盈率水平

    • 当前未来12个月前瞻PE为17.67倍,处于过去4年26.1%分位,显著低于5年平均水平(24.5倍)。
    • 横向对比标普500(PE 22.3倍)、纳指100(PE 28.74倍),港股科技股估值仍具吸引力。
  2. 驱动因素

    • AI技术突破(如DeepSeek开源模型)推动科技股重估。
    •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(年初至今净流入170亿美元),流动性支撑估值修复。
  3. 风险溢价

    • 中金测算显示,当前恒指风险溢价接近2018年低点,短期情绪可能透支基本面。

二、入场点位建议

  1. 技术支撑位

    • 短期回调支撑:5300点(对应2024年10月高点)。
    • 强支撑区间:5140-5300点(1月13日上行趋势线)。
  2. 阻力位

    • 第一目标:5484点(2024年10月高点),突破后看向6010点(2022年1月高点)。
  3. 操作策略

    • 保守型:在5300-5350区间分批建仓,止损设在5140下方。
    • 激进型:若突破5484点追涨,目标6010点,止损设在5350点。

三、仓位管理(100万港币)

| 策略类型 | 仓位比例 | 金额(万港币) | 保证金占用(按15%计算) |
|----------|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
| 多头仓位 | 35% | 35 | 5.25 |
| 备用现金 | 65% | 65 | - |

公式
$保证金需求 = 合约价值 \times 保证金比例$
以当前恒生科技指数期货每点$50港币计算,若入场点位5300点:
$单合约价值 = 5300 \times 50 = 265,000港币$
$每手保证金 = 265,000 \times 15\% = 39,750港币$

建议持仓手数
$35万港币 / 3.975万 ≈ 8手$


四、风险提示

  1. 技术面超买:RSI(14)已进入超买区间,MACD与价格出现背离,短期回调概率增大。
  2. 杠杆风险:期货杠杆率约6.7倍(1/15%),需严格止损控制单笔亏损不超过总资金5%。
  3. 政策风险:关注中美关税谈判及DMA监管政策对市场情绪的影响。

以上建议综合估值修复空间与技术面信号,需动态跟踪每日基差率及南向资金流向。